21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出通告,发现35家餐饮服务单位经营的食品中含有罂粟碱、吗啡、可待因、那可丁、蒂巴因等罂粟壳成分,存在涉嫌违法添加行为。
食品中加入罂粟等会使味道更为鲜美,但是罂粟里含有让人至幻的因子,吃多了容易上瘾,对人体肝脏和心脏有一定毒害作用,长期实用会出现发冷、出虚汗、乏力、面黄肌瘦、犯困等症状,有时甚至会呼吸停止而死亡。
在食品中添加罂粟粉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一项关于“禁止生产经营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的规定,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涉嫌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对食品中罂粟及水浸物残留的检测也建立了许多方法,例如: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比色法、示波极谱法等等。
检测原理
罂粟壳的各种生物碱多以醋的形式存在, 经酸化水解后成为强弱不同的生物碱盐溶于水, 在碱性条件下溶于有机溶剂,掺入食品中的婴粟壳及其水浸物加热酸化水解, 滤除杂质, 用有机溶剂提取除去脂溶性物质, 再碱化用有机溶剂提取浓缩, 用不同方法定性定量测定。
1、分光光度法(UV-Vis)
罂粟壳样品处理残渣用盐酸溶解, 可与碘化铋钾生成橙红色沉淀, 与碘化汞钾生成灰白色沉淀。罂粟壳乙醇提取液对波长283nm或波长286-288nm有最大吸收, 样品处理后可直接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定性测定。由于吗啡是罂粟壳的主要成分, 利用吗啡酚羟基在酸性水溶液中与NaNO2生成亚硝基吗啡, 在氨碱性条件下显黄棕色, 与标准系列比较或于波长420nm处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定。酚羟基化合物是该法的主要干扰物, 可用丁醇—苯混合液在酸性条件下萃取吗啡除去干扰, 同时除去脂溶性杂质和色素。该法检出限吗啡0.1mg/100mL, 罂粟壳1g/100mL。线性范围:吗啡0.1-10 mg/100mL, 瞿粟壳1-5 g/100mL。该法简单快速, 但因吗啡含量受多因素影响, 只能定性和半定量测定。
采用溴甲酚绿显色,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罂粟壳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样品用水浸泡后过滤,在滤液中加入溴甲酚绿显色,在417nm下进行比色测定。方法线性范围1.8-19ug/mL,回收率98.3%~102.7%。
2、薄层色谱法(LC)
该法灵敏准确, 不需特殊设备, 操作简单,是目 研究最活跃最普遍采用的方法。所用参比物有瞿粟壳及其生物碱吗啡、罂粟碱、可待因和那可因。以涂晓明所用参比物最多, 能全部检出前述四种生物碱。
根据操作过程可大致分为样品提取, 点样展开, 显色及结果观察三步。样品提取过程大概有加热酸化水解一脱脂和过滤碱化一萃取一脱水挥干一定容等步骤。一般用酒石酸作酸化剂。煮沸或低温回流水解生物碱,水碱化无水脱水,水浴或氮气减压浓缩挥至近干。涂晓明和卫生部卫生监督司用酒石酸对样品处理残渣进行纯化处理,使得结果更好。硅胶展开剂常用甲醇、乙醇,可用石油醚除去脂肪和无水预展后再正式展开。结果观察方法有直接在254nm或365nm紫外灯下观察绿色荧斑,喷洒显色剂改良碘化铋钾,NaNO2乙醇液观察橙红色斑,先看荧斑再显色后观察色斑或淬灭点。本法主要适用于火锅汤料、底料及羊肉汤等样品测定。
3、示波极谱法(oscillopolarography)
根据婴粟壳中吗啡亚硝基化后在碱性条件下产生一吸附催化波原理而建立了示波极谱法。该法简便快速, 可准确定量吗啡含量, 检出限可达0.05ug吗啡。王河川认为无需除干扰可直接检测样品,陶锐等则认为各种香料对峰电位有明显干扰作用, 动物胶、聚乙烯醇能使峰电位剧减甚至消失, 因而必需进行样品处理。目前该法只限于吗啡定量测定。
4、气相色谱法(GC)
气相色谱法以装有的50+50的OV-17和SE-30混合物的螺旋玻璃柱作固定相,以He气作流动相, 流速30mL/min, 柱温280℃ , 汽化室310℃, 检测器270℃同时定量测定罂粟壳中可待因、吗啡、蒂巴因、罂粟碱和那可因的含量。该法标准偏差为0.15%~0.18%。
5、高校液相色谱法(HPLC)
中药罂粟壳中吗啡、可待因和罂粟碱3 种生物活性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法:
用HPLC 及HPCE 法测定了罂粟壳12 样品中3 种生物碱含量,并根据样品测定结果提出其质量评价的建议。以吗啡为重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了火锅底料中的罂粟壳残留。样品先用醋酸酸化处理后,将滤液用氨水调节批pH值为8.5-9.4,用氯仿/异丙醇(v/v=90/10)提取,挥干溶剂后用甲醇溶解以备检测用。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火锅汤料中罂粟壳成分的方法,含罂粟壳样品的制备是将罂粟壳煮沸20分钟,取该汤汁加入火锅汤料样品中。将样品先酸化,用盐酸调节pH值为1.8-2.0,用石油醚去除脂肪后的样品用20%的三氯乙酸沉降蛋白质,离心后取上清液。将沉淀用氨水完全溶解后,转移溶液至分液漏斗中,乙醚萃取后将乙醚挥干。甲醇溶解残渣,进样分析。可以同时检出罂粟碱,吗啡,可待因,那可因和蒂巴因五种组分。
6、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
采用GC-MS法,结合选择离子检测(SIM)技术,对炖肉汤中的罂粟壳残留进行检测,结果罂粟壳中的罂粟碱,吗啡,可待因,那可因和蒂巴因等五种组分均被检出。方法回收率大于70%,对吗啡的检出限为0.1ng。
GC/MS 法测定掺入食品中罂粟壳残留的方法:用GC/MS 法对掺入食品中罂粟壳中残留的可待因、吗啡、罂粟碱等阿片生物碱进行定性测定,选取其中的响应值的最高可待因作为检出罂粟壳的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用质谱对各种阿片生物碱定性准确,用可待因作为检出指标灵敏度高,检出限低(1mg/ kg) 。该方法准确、快速、灵敏,适用于测定掺入食品中罂粟壳残留。
7、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
用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法定量检测掺罂粟壳食物中生物碱的残留。
采用三重四极杆的ESI + 离子源,对吗啡、可待因、罂粟碱和那可丁分别确定M + 1 为母离子和2 个子离子,经碰撞能量优化,使用MRM 方式检测,方法检出定量限(LOQ) 分别是0.24 、0.08 、0.01 、0.003μg/L ,使吗啡、可待因、罂粟碱和那可因获得极高的检测灵敏度,满足了低含量样品的测定。经方法学验证,在低浓度范围内r=0.999,回收率在95%~110%之间,日内精密度与日间精密度RSD<10%,实际样品测定结果表明,可适用于食品中生物碱的测定。该方法具有准确、灵敏度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结束语
综上所述,比色法简单快速, 样品处理液可直接在紫外光度计上测定或显色后于分光光度计上测定。薄层法分离效果好, 技术要求不高,通过样品处理、纯化浓缩、预展, 多种方法综合定性, 能较好排除干扰。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可测多种生物碱, 因其灵敏准确、分离效果好而成为测定食品掺伪瞿粟壳的参考方法 ,但是检出限较高,并且干扰物质多。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不仅可以对罂粟壳食物中生物碱的残留进行准确定性,而且检出限低,适用范围广,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仪器的普及,可望成为检测食品中罂粟壳残留的重要方法。